首页汽车“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是三度易主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是三度易主

shu2024-03-15 10:01:50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增幅达104.2%。这一数据力压上海(128.68万辆)、西安(98.38万辆),夺得头筹。从2021年上海遥遥领先、2022年西安异军突起,再到2023年深圳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是三度易主。

眼下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未稳固,后继者已是来势汹汹。光是长三角区域内,合肥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4万辆,增幅达190%,跃居第四;刚刚晋升“万亿之城”的常州,产量近68万辆,反超重庆、柳州,是前十中唯一一个非省会、直辖市城市。此外还有“黑马”跑出来逾350%的增幅。

城市新能源汽车之争,某种程度上也是背后的车企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企业等各路豪强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花齐放,也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一些车企已经掉队甚至出局。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酝酿新的城市排位格局,淘汰赛已经进入枪响时刻。

“头把交椅”不好坐

时间倒回到2022年,谁都没有想到原本乘用车基础最为薄弱的西安率先“突出重围”,新能源汽车产量破百万(101.52万辆),占全国份额达到14.38%。

行业巨头比亚迪的支撑,被认为是西安“超车”的主要因素。凭借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和分散化生产基地布局,在当时,比亚迪相比特斯拉、“蔚小理”等车企,受到的冲击更小,有研究机构总结为“比亚迪大型躺赢现场”。

不过好运没能持续太久,2023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5.7%至61.15万辆,反超西安,重新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西安“超车”时与上海的差距不足3万辆,并未能形成压倒性优势。

而上海,一方面拥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贡献。另一方面,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相比其他地区优势明显。当时的数据显示,上海拥有超过2000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以特斯拉为例,其上海工厂目前已实现零部件本地化率95%以上。

比起西安的失落,更多人发现,“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战场已经转移至上海和深圳。其实早在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达到87.47万辆,增长170.0%,仅次于西安和上海。不过在西安的异军突起之下,光芒一度被掩盖了。

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

某种程度上说,上海与深圳的“对垒”,还是特斯拉与比亚迪之间的交锋。分析指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大涨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的贡献。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投产,规划提供60万辆的产能,提升了深圳整体的产能规模。

在当地看来,培育孵化比亚迪是深圳的一盘大棋,命运的齿轮也在那时开始发生转动。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深圳逐渐构建了囊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增幅达104.2%,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这也是深圳连续三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超过100%。按照深圳的规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规模。

相比之下,上海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至128.68万辆,相比21年160%的增速,和2022年的57%,增速进一步放缓。至于西安,危机意识可能更明显——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降至98.38万辆,已不足百万。

火石创造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向城叔表示,目前西安比亚迪工厂的设计产能为90万辆/年,在后续的发展上会将遇到产能到顶的瓶颈,比亚迪畅销车型的分流将进一步加剧,西安需要提前布局谋划产能扩充,或淘汰老旧产线,给畅销车型让道。

后继者“来势汹汹”

在西安增速减缓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稳定,紧跟其后的城市更是来势汹汹。

这里说的是“种子选手”合肥。今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23年工作内容时提到,汽车“首位产业”爆发式增长,拥有整车厂6家,集聚上下游企业50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量74万辆、位居全国前5。从目前的差距上来看,合肥与西安之间相差约24万辆,若能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则有望追赶上西安。

合肥的迅猛增长,离不开全省之力的托举。2023年,汽车产业被安徽确立为首位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合肥则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在2024年突破120万辆,并在2025年攀升至300万辆。

尤其在“4+1”龙头引领的产业格局下,即由四大整车——蔚来、比亚迪、长安、大众,和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的加持下,合肥在成为下一个“秩序挑战者”上具备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铁路水家湖货运站,工作人员装运新能源汽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

在冯雷看来,合肥是未来3-5年是争夺前三甲的有力选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已进入下半场,接下来的竞争的主题主要是从动力系统之争转化为智能系统之争,合肥在客观条件上已占据优势。

例如,合肥在消费电子领域上有如科大讯飞、京东方等高科技企业,在车规级芯片领域也有联发科技、云联半导体、杰发科技等一众半导体企业,同时,作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还有中科大、合工大这样的理工科大学输送产业人才。

而长三角地区的另一员“猛将”——常州,势头同样不可小觑。2023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8万辆,同比上年增长约34万辆,增幅达100%。今年年初,刚刚晋升为“万亿之城”,其中新能源产业的动能释放功不可没。

2023年,常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主要依托于比亚迪和理想。去年,理想在新势力品牌中异军突起,常州作为最大的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也被随之拉起,而常州比亚迪工厂也主打热销走量的紧凑车型,增量显著并不意外。

冯雷表示,常州的汽车产业的现象级崛起,还是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强大的供应链配套能力、广阔的消费市场和高质量的产业人才的支撑,在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环境下,长三角并不存在所谓的错位竞争,而是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强大的产品力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潜力股”还有谁?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价格“大厮杀”后,不少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品牌正在经历“敦刻尔克”大逃亡时刻,这就导致未来汽车产能势必将加速向头部车企所在地所倾斜,引育龙头企业“安寨扎营”成为一大竞争点。

在这一过程中,郑州的存在感也不低。按照郑州的计划,“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更是透露要“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显露出角逐新能源赛道的雄心。

2022年时,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6.98万辆。而到了2023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增至31.6万辆,涨幅高达353%,潜力不容小觑。这当中,龙头企业仍是支撑其产业发展关键所在。

新能源汽车装配 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

比亚迪与河南的“深度结缘”,始于2021年9月。彼时,河南省政府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次年,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顺利开工。搭上“比亚迪快车”,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在全国打开局面,甚至成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一大引擎。

去年上半年,规划年产能40万辆的比亚迪郑州基地一期项目首车下线,同时规划年产能60万辆的二期项目正式开建。根据郑州比亚迪公布的全年成绩单,2023年郑州比亚迪板块完成产值334.7亿元,生产整车超20万辆,生产动力电池及储能7GWh。

此外,“老朋友”富士康的合作也为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添了把火。也是去年上半年,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作为富士康面向“3+3”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中心,新事业总部将聚焦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不久前,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成立,“代工巨头”下场造车再进一步。此外,今年随着郑州推动上汽新能源电池工厂等项目投产,相关增量还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在引育龙头企业的同时,相关产业链的布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利润率的保持都是需要被重视的因素。

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以量取胜,对于城市而言,“第一城”的名号,代表着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创新能力、政策支持等产业基础方面的综合实力较量。

2024“3·15”主流车企诚信服务联合声明发布 汽配通用新零售平台:颠覆传统,引领行业新风尚